人与人
辩题:强调“情绪价值”对人际关系利大还是弊大——反方辩
当时和朋友们一起熬了几天夜备赛,所以理性全无,情绪泛滥,因此结辩稿写的也凌乱,但算是我对待人际关系的一种态度,现在放在这里……之后是否会改变,尚不可知。
正方辩友们,说强调情绪价值,而表达提供情绪价值的语言行动却如此有限,频繁的使用会导致此类种种贬值,毕竟,物以稀为贵,稀有到普遍,其表达的效能就下降了。所以对方不能够提供更好的情绪体验,所以你方所说种种作用又如何体现呢?
最初,我拿到这个辩题是认为正方是对的,有好的情绪体验让我和他人的交流更轻松、稳定。但我发现这并不是的,我认为人际关系这个概念的重要性最初就不在于我与他人的,而在于我自己。人际关系是我与社会的联系,我与社会最大的联系是爱——无论是友情的爱,血缘的爱,还是爱情的爱。
我的父母总同我讲,高中不需要建立太多、且需要付出太多的人际关系,原因是此时你们为双方提供情绪价值只是同行者:互相提供陪伴价值,一起休息、起床、吃饭、跑操、学习、考试等等,这并不意味着我爱他们。就算我们没有任何交流,只是走在一条黑暗的道路上,我有个人陪着,仅此而已。等高考完,就分道扬镳,别说人际关系了,关系都没有。
而强调情绪价值所建立的关系就是这样现实的结果,我认为把它称之为人际关系是一种亵渎。这就像《无限游戏》里的闯过者,为达成目标而对 NPC 说:“你真好。”而我在现实的酒桌上,为了能升职加薪而对领导唱着祝酒词,这何尝不是一致的呢?
人际关系不能是这样的,而在强调情绪价值的社会就只能是这样的,因为每个人都在想着,人际关系就是一种提供情绪体验的工具。不论是我被提供的还是我提供的,我都得想,我要付出什么,要获得什么。此时我与社会的交流只是一种交换,此刻我就是社会的主人,社会只是我获得物质、精神利益的来源。但社会不能是这样的,所以人际关系也不能是这样的。
人际关系是我感知社会的方式,我对地球的感知是地上的青草,柔软清新。我对社会的感知就是人际关系:自然、本真、纯粹。给青草施肥,不是为了将它拔起,而是为了大片碧绿的草地供你体验,我因此得知世界的真实;我们培养人际关系,不是为了向他索取,而是为了透过它找到我在社会中的位置,我因此得知世界中我的真实。